財政部近日在答復全國政協委員提案時表示,將在統籌考慮管理和技術等現實條件基礎上,創新體制機制、整合共享資源,加快構建規則統一的政府采購電子化平臺體系。
根據《財政部關于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第2020號(財稅金融類222號)提案答復的函》,財政部將重點從4個方面推進提升政府采購信息化水平。
一是對《政府采購業務基礎數據規范》進行修訂,出臺統一的政府采購技術標準規范,并推進各地按統一的規范整合省內政府采購數據資源,實現中央政府采購管理信息系統與省級管理信息系統互聯互通、信息共享。
二是擬盡快修訂出臺《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標投標管理辦法》,明確電子化投標、開標、評標、檔案管理等有關規定,鼓勵各地開展貨物服務電子化招投標活動。
三是按照預算管理一體化建設要求,加快推進政府采購系統與財政相關管理系統之間互聯互通,推動政府采購與預算、資產、支付管理的有機銜接,實現政府采購全流程電子化運行。
四是以政府采購公告綜合查詢、價格數據分析等為切入點,推進政府采購數據綜合利用,積極為財政宏觀調控、經濟政策效果分析、收支預測及預算編制、績效評價等工作服務。
此外,財政部在答復中還介紹,大力提升政府采購信息化水平,是推動構建規范高效的政府采購執行和監管體系的基礎支撐,也是解決政府采購突出問題和落實優化營商環境要求的重要抓手。
財政部高度重視政府采購信息化工作,積極推動政府采購相關信息系統建設,不斷加強大數據、云計算、電子商務等新業態新模式在政府采購領域的應用。目前,中央集中集采機構和供銷總社、工業和信息化部、民航局等行業主管部門已經建成了服務相關專業領域的政府采購電子化交易平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也陸續建成電子賣場、電子評審等采購交易系統,有效推動了政府采購信息交互,簡化了采購流程,提升了采購效率。財政部還依托政府采購信息化系統,利用大數據分析預警技術,探索開展了價格監測、透明度評估、采購執行情況比對等工作,加強采購活動的事中、事后監管,在控制采購價格、提升采購透明度等方面取得了較好效果。